報告題目: 低電壓透射掃描電子顯微技術在新型二維材料缺陷結構表征中的應用與物性關聯的研究
報告人:林君浩 副教授 南方科技大學
時間:12月10號(星期四)10:00
地點:理工樓801會議室
報告摘要:二維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熱點。由于層間耦合效應和量子效應的減弱,大量新奇的物理現象在二維材料中被發現。其中,二維材料中的缺陷對其性能有直接的影響。理解缺陷的原子結構和動態其演變過程對二維材料功能器件的改進與性能提供具有重要意義。利用低電壓球差糾正透射掃描電子顯微鏡(LV-STEM)中的匯聚電子束,我們不但能在不損壞單層材料結構的情況下解釋其內在的復雜缺陷結構,同時能激發二維材料中的缺陷產生動態演變,在原子尺度下觀察它們重構的動態過程。通過對電子束的掃描路徑進行編程控制,我們甚至能操縱缺陷的演變方式從而在二維材料中創造出新的納米結構。在這個報告中,我將報道我們課題組利用LV-STEM與DFT結合的方法在新型二維材料里取得的部分成果,包括二維非晶碳材料的開發與表征,二硒化鉬(MoSe2)中硒空穴引起的反轉晶疇的演變過程,二硒化鈀(PdSe2)中層間融合的機理,以及在單層過渡金屬硫族素化合物中精確雕刻只有三個原子寬度的金屬納米線的原位過程等。同時,我將報道我們課題組搭建的大型氛圍控制生長表征高分辨TEM聯用系統的進展與利用該系統在直接觀測二維磁性材料晶格原子結構與缺陷中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包括層狀拓撲反鐵磁絕緣體MnBi2Te4的自發表面重構現象,少層鐵磁材料FeBr2與NiI2的直接CVD制備與無損表征等。
報告人簡介:林君浩,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國家青年特聘專家,博士生導師,深圳市新型量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執行副主任,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帶頭人,深圳市“孔雀計劃”高層次人才團隊帶頭人。博士畢業于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后赴日本任JSPS特聘研究員。林君浩博士主要利用高分辨掃描透射電鏡和第一性原理計算作為研究工具,致力于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手段研究二維材料中原子結構與材料性能之間的關聯。近5年來,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Nano Letters,PRL,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等高影響期刊發表70余篇文章,總引用次數超過6000多次,H因子31。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及高校論壇做邀請報告,擔任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等期刊審稿人。目前承擔多項國家與省市級科研項目。